自測你是不是異常脫髮 |
20歲左右時,人的頭皮約有10萬根左右的頭髮,其中約90%的頭髮處於生長期,約l%處於退行期,約8%處於休止期。正常人每天會脫落約50∼100根頭髮,不過不用擔心,每天也會有大約等量的新生毛髮「發芽」。
若平均每天掉的頭髮超過100根,並持續3個月以上,就一定要警惕了,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查明原因。千萬不要偏信一些商家誇大其詞的廣告,一定要尋求科學的診療方法。(01/30/2018 21:42:00,412) [查看全文] |
理想髮線重建 高一點較好 |
髮線太高,就讓人感覺頭髮稀少,所以,很多人植髮時,要求醫師重建一條很低的髮線。髮線重建是植髮手術中,非常重要的一環,但髮線太低,卻並不妥當。
髮線之所以重要,原因是髮線位於前額最明顯處,手術好壞一覽無遺,很難去掩飾。與人相對時,光禿的頭皮容易轉變成目光焦點,而非對方的臉部或眼睛。 (08/13/2012 13:25:00,2750) [查看全文] |
生長激素 IGF-1與頭髮生長的關聯 |
2007年,原田(Harada)等,以口服辣椒素和異黃酮的方式來針對各種類型的脫髮(Alopecia),觀察測試是否影響頭髮的生長。
在服用辣椒素+大豆異黃酮的所有受試者,在5個月後,血清中IGF – I的濃度上升。64.5%受試者的整體髮量有再生,同時,88%的雄性禿受試者也有增髮的效果。 (02/29/2012 15:28:00,2531) [查看全文] |
白髮變黑髮,也許不是夢 |
是否還記得當第一根白髮竄出時,您的反應?一笑置之、還是不相信老之將至,然後試著把白髮一根根拔除?雖說白髮象徵智慧,但具統計,不論男女,美國60%老人使用染髮劑,顯然年輕比智慧對多數人來說,更具吸引力。
白髮常是老化的最初現象,也是老化最普遍的現象。白髮的出現的時間,據統計正常白種人平均在34.2歲,但依個別差異... (10/05/2011 14:41:00,2796) [查看全文] |
經常斷頭髮是怎麼回事 |
其實,常斷髮,更多的跟物理因素有關。在顯微鏡下觀察我們的頭髮,可以看到毛髮表面有一層鱗狀毛鱗片。
它雖然看起來很薄,卻是發芯的屏障。就像蝸牛的殼一樣,起到保護頭髮內部結構的作用。如果它受到損傷,就會導致梳理時摩擦力增大,最終導致毛鱗片脫落,讓發芯內部結構變得脆弱易斷。 (10/03/2011 08:12:00,4095) [查看全文] |
為何頭髮變得枯黃乾燥? |
隨著高檔洗髮水、名牌護髮素的出現,各類洗髮護髮產品越用越貴,我們的頭髮卻似乎更加乾燥、枯黃了。而在幾十年前,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人們只用肥皂或是洗衣粉洗頭髮,就可以讓頭髮烏黑亮澤。究竟是什麽使我們的頭髮越來越脆弱了?
而空氣污染、生活方式不規律、飲食結構不合理等,都會損害發質。比如缺少蛋白質會讓DNA和RNA合成受限,這樣一來,頭髮吸收不到足夠的營養,自然會枯黃。 (10/03/2011 08:12:00,2187) [查看全文] |
柔毛與永久毛(細毛與粗髮) |
Vellus hair,柔毛(髮),俗稱為桃絨毛,短、細、顏色淺色,毛囊通常沒有與皮脂腺相連。柔毛的功能是保溫身體、調節體溫。在人胎兒在36至40週的妊娠期,部分胎毛會開始取代柔毛。
柔毛(髮)也可在兒童及婦女身上最容易觀察到,因為他們通常有較少的終端毛(髮)來掩蓋。柔毛與胎毛不同,胎毛頭髮通常只在胎兒時期生長,比柔毛來的更加粗厚。 (10/25/2010 22:08:00,8953) [查看全文] |
摸摸頭髮為身心把脈 |
可知道由發黑、發淡、發濃、發稀等頭髮狀況可以瞭解你身體的秘密嗎?從頭髮不但透露了你的個性,也透露了你的健康狀況。
發藝負責人張肇莞擁有三十年美發經驗,接觸過的髮質與客人難以計數,加上他的個人修行,往往能從頭髮看出許多端倪。
依照經驗: (07/14/2010 20:33:00,2354)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