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粉
有腎毒性和肝毒性,可導致腎臟、肝臟損害。
中成藥:兒童清肺丸、小兒化毒散、牛黃消炎片、導赤丸、如意金黃散、利咽解毒顆粒、撥雲退翳丸、乳癖消片、寶咳寧顆粒、梔子金花丸、保濟丸、消渴靈片、通乳顆粒、羚羊清肺丸、清肺抑火丸、清胃黃連丸、清音丸、清瘟解毒丸、解肌寧嗽丸、鷺鷥咯丸。
牽牛子
牽牛子素損害腎小球基底膜,並可損及神經系統。
中成藥:一捻金、大黃清胃丸、山楂化滯丸、小兒化食丸、開胸順氣丸、木香檳榔丸、檳榔四消丸。
穿山甲
有肝毒性,可引起肝臟的損害。
中成藥:婦科通經丸、金蒲膠囊、茴香橘核丸、通乳顆粒、再造丸。
石菖蒲、八角茴香、桂皮、花椒、蜂頭茶、七荊介
均含有毒性成分黃樟醚,可誘發肝癌。
中成藥:兒童清肺丸、天王補心丸、安神補心丸、辛芩顆粒、復方仙鶴草腸炎膠囊、茴香橘核丸、鎖陽固精丸、復方甘草片、撥雲退翳丸、化癥回生片。
川楝子
能使心、肝、腎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能導致中毒性肝炎。
中成藥:乙肝寧顆粒、三子散、止痛化癥膠囊、陰虛胃痛顆粒、婦寶顆粒、乳塊消片、茴香橘核丸、舒肝丸。
黃藥子
含有毒成分薯蕷皂甘及黃藥子萜等,對中樞神經、心臟、肝、腎有毒害作用,可致中毒性肝炎。
中成藥:金蒲膠囊。
山慈菇
含秋水仙鹼,作用與亞砷酸相似,出現類似砷中毒的症狀。嚴重可致死。
中成藥:金蒲膠囊、紫金錠。
硝石
主要成分為硝酸鹽,可轉化成硝基化合物誘發肝癌。
中成藥:紅靈散、純陽正氣丸、紫雪。
甘遂
對粘膜有較強的刺激作用,引起炎症、充血及蠕動增加,並有凝集、溶解紅細胞及麻痺呼吸和血管運動中樞作用。含致癌物質。對腎臟有毒。
中成藥:控涎丸。
艾葉
能損害肝臟、中樞神經、血管,導致中毒性肝炎。
中成藥:艾附暖宮丸、加味生化顆粒、婦科通經丸、參茸保胎丸、化癥回生片、安坤贊育丸。
補骨脂
大劑量或長期服用對腎臟有毒。大劑量對實驗動物的胎兒有不良影響。
中成藥:七寶美髯顆粒、千金止帶丸、四神丸、馮了性風濕跌打藥酒、再造生血片、壯骨關節丸、腸胃寧片、補腎益腦片、青娥丸、國公酒、固本咳喘片、茴香橘核丸、首烏丸、蠶蛾公補片、荷丹片、益腎靈顆粒、鎖陽固精丸、強陽保腎丸、安坤贊育丸。
側柏葉
大劑量或長期服用可致眩暈,噁心,嘔吐。對腎臟有毒。
中成藥:婦寶顆粒、清寧丸。
蒼耳子
對腎臟有毒。大劑量可因呼吸,循環或腎功能衰竭而死亡。
中成藥:辛芩顆粒、通竅鼻炎片、鼻炎片、鼻淵舒口服液、鼻竇炎口服液。
丁香
有腎毒性,可導致腎臟損害。
中成藥:二十五味松石丸、二十五味珊瑚丸、十六味冬青丸、十香止痛丸、十香返生丸、七味廣棗丸、八味檀香散、木香分氣丸、止痛紫金丸、六應丸、妙濟丸、純陽正氣丸、潔白丸、紫雪、痧藥、避瘟散、人參再造丸、中華跌打丸、化癥回生片、平肝舒絡丸、再造丸。
肉桂
過量使用可能會對腎臟有毒,並能引起血尿。
中成藥:十六味冬青丸、十全大補丸、十滴水、十滴水軟膠囊、七味葡萄散、人參養榮丸、女金丸、五苓散、五味清濁散、止痛化癥膠囊、牛黃清心丸、艾附暖宮丸、仲景胃靈丸、補腎固齒丸、純陽正氣丸、茴香橘核丸、柏子養心丸、復方皂礬丸、濟生腎氣丸、桂附地黃丸、桂附理中丸、痛經丸、痛經寶顆粒、強陽保腎丸、麝香保心丸、人參再造丸、化癥回生片、平肝舒絡丸、再造丸。
巴豆
含巴豆油和巴豆毒素,巴豆油有強烈的腐蝕作用和致癌成分,巴豆毒素能溶解紅細胞,並使局部組織發生變性、壞死,從而產生便血、尿血、以致死亡。有腎毒性,可導致腎臟損害。
中成藥:七珍丸、婦科通經丸、胃腸安丸、保赤散。
獨活
有腎毒性,可導致腎臟損害。
中成藥:天麻丸、壯骨關節丸、抱龍丸、國公酒、祛風止痛片、舒筋丸、舒筋活絡酒、疏風定痛丸、中華跌打丸。
北豆根、番瀉葉、虎杖、大戟、金櫻根、千斤拔、苦參、昆明山海棠、蘆薈、千年健、使君子
以上植物藥材有腎毒性,可導致腎臟損害。
中成藥:北豆根片、小兒清熱止咳口服液、青果丸、荷丹片、膽寧片、熱炎寧顆粒、控涎丸、三金片、婦科千金片、四味土木香散、金蒲膠囊、清肺抑火丸、雅叫哈頓散、昆明山海棠片、當歸龍薈丸、舒筋丸、疏風定痛丸、化積口服液、肥兒丸、疳積散。
海馬、紅娘子、生蜂蜜、魚膽、豬膽
以上動物藥材有腎毒性,可導致腎臟損害。
中成藥:復方皂礬丸、護肝片、膽樂膠囊、腦立清丸、藿膽丸。
洋金花(曼陀羅)
含莨菪鹼,對中樞神經系統先興奮後抑制,具有毒蕈鹼樣作用,可致死。有腎毒性,可導致腎臟損害。
中成藥:止喘靈注射液、壯骨伸筋膠囊。
馬錢子
含番木鱉鹼(士的寧)和馬錢子鹼,兩者均有大毒,主要作用於神經系統。
中成藥:馬錢子粉、馬錢子散、九分散、風濕馬錢片、舒筋丸、疏風定痛丸。
川烏、草烏
全株有大毒,主要有毒成分為烏頭鹼、次烏頭鹼,作用於心臟和神經系統。
中成藥:小活絡丸、木瓜丸、風濕骨痛膠囊、骨刺消痛片、祛風舒筋丸、中華跌打丸、二十五味珊瑚丸、三七傷藥片、小金丸、五味麝香丸、祛風止痛片。
商陸
含商陸毒素,能損傷胃腸、中樞神經和心臟,導致呼吸循環衰竭,可致死。有腎毒性。
斑蝥
主要成分為斑蝥素,可從皮膚、胃腸道粘膜吸收,可引起消化道炎症及粘膜壞死,能導致急性腎衰竭,損傷心肌、肝臟、神經。
全蠍
可引起過敏反應、血尿、糖尿、蛋白尿。
中成藥:七珍丸、小兒至寶丸、小兒驚風散、止痛化癥膠囊、中風回春丸、牛黃千金散、牛黃抱龍丸、牛黃鎮驚丸、風濕馬錢片、醫癇丸、通心絡膠囊、人參再造丸、再造丸。
金不換、天芥菜
有肝毒性,可引起肝臟的損害。
七葉一枝花
含蚤體甘、蚤休士寧甘及生物鹼等,對消化系統、神經系統和心臟均有毒害作用。
飛龍掌血
主要毒性成分為白屈菜鹼、二氫白屈菜紅鹼等。為神經肌肉毒,對心臟也有抑製作用,對胃腸粘膜有強烈刺激作用。
無名異
主要成分為二氧化錳,能導致錳中毒。
茵芋
含有茵芋鹼、茵芋甘等毒素,引起心肌抑制、痙攣等,舒張血管等,可致死。
火麻仁
含毒蕈素膽鹼及酚性成分,作用於中樞神經,引起毒性反應。
中成藥:麻仁丸、麻仁潤腸丸。
附子
會對心臟產生損害。
中成藥:天麻丸、四逆湯、附子理中丸、前列舒丸、濟生腎氣丸、桂附地黃丸、益腎靈顆粒、人參再造丸、再造丸。
蟾酥
主要成分為強心甘配糖體(蟾蜍毒素),作用於迷走神經及心肌。
中成藥:牙痛一粒丸、牛黃消炎片、六應丸、血栓心脈寧膠囊、靈寶護心丹、金蒲膠囊、梅花點舌丸、痧藥、麝香保心丸。
冬蟲夏草
可引起變態反應、皮疹、皮膚瘙癢、月經紊亂或閉經、房室傳導阻滯。有腎毒性,長期服用可能對腎臟有毒。
薏苡仁
能使胸腺萎縮。
中成藥:兒康寧糖漿、參苓白朮散、骨刺消痛片、保濟丸、前列舒丸。
野百合
對肝臟、腎臟有損害,可致肝、腎壞死。野百合鹼能誘發肝癌。
蓖麻子
主要有毒成分為蓖麻毒蛋白,可損害肝、腎,導致致中毒性肝炎。並可凝集和溶解紅細胞及麻痺呼吸、血管運動中樞,導致呼吸、循環衰竭。
雷公籐
能導致肺水腫、中毒性肝炎、腎衰竭。
苦楝皮
能導致中毒性肝炎、腎損傷,可致死。
白花籐(白花丹)
含有毒成分藍雪素,大劑量或長期服用可能對腎臟有毒。
矮地茶、八角楓(華木瓜)、蓽橙茄、白頭翁、臭梧桐、丟了棒(五味籐)、鬼臼、含羞草、夾竹桃、臘梅根、六軸子、松節、土貝母、土荊芥、土牛膝、望江南子、相思子、萱草根、油桐子、芫花、皂角剌(皂莢)、鑽地風
以上植物藥材均有腎毒性,可對腎臟造成損害。
大楓子
大劑量長期服用可致失明。對腎臟有毒。
烏桕
其作用與巴豆、牽牛大致相同,對胃腸有強烈的刺激作用,吸收後可導致中樞神經和末梢神經的麻痺,以及循環系統的衰竭。有腎毒性,可導致腎臟損害。
鴉膽子
鴉膽子毒素可使內臟血管顯著擴張、甚至出血,對肝、腎等實質性細胞有損害作用,使白細胞增多。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普遍的抑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