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難買的清心良方:王氏打坐養心法
大師手記
我從小就會太極、少林拳等武術套路,後來我還向大人學打坐,到現在我還經常練習打坐。打坐其實就是讓人保持心無雜念,讓大腦得以休息的健身方法。所以,我建議有時間的年輕人學學打坐。
——王綿之摘自《國醫大師談養生》
養生館
王綿之教授出身中醫世家,從小家人就教給他各種各樣的養生功法,在眾多的功法當中,他最愛打坐。他認為,打坐可以讓人心無雜念,讓大腦得以休息,是極好的養心方法。
說到具體的打坐方法,實際上有很多種,包括道家打坐法、佛家打坐法等,其中有很多繁文縟節,只有那些潛心修行的人才會認真鑽研,而一般人很難掌握。因此,王綿之教授為大家推薦了一種簡易打坐法,任何人隨時隨地都可以使用,方法如下:
1.坐姿不強求。坐於高椅、板凳自便,雙腿交叉。最好於毯狀物上盤腿而坐,五指張開,放於膝或大腿上。
2.全身處於微微繃緊中的放鬆狀態,挺胸、展肩、收腰、收頜,頭頂像放了一碗水或一本書的感覺。
3.雙眼睜開,看所有的一切都逐漸進入廣闊狀態,剛開始不習慣,可先閉一會兒眼睛,再看自己的鼻尖,慢慢凝神後再抬眼。
4.深呼吸,即腹式呼吸,一邊呼吸,一邊進入大腦空白的狀態,可以想像大海、森林。
5.剛開始打坐10∼20分鐘即可,當雙腿和腳掌麻脹感增強,可將雙腿收起後交叉,雙手相交,抱膝而坐,深呼吸至雙腿不麻後再起立。
王老的這種方法簡單易行,非常適合在快節奏的生活下越來越浮躁的現代人。如果你感覺自己經常疲憊不堪、心浮氣躁,那麼不妨每天抽空打打坐,排除雜念,這樣會使你心情放鬆,特別是炎熱的夏季,可以做到「心靜自然涼」。
健康錦囊
在打坐的過程中,我們還可以採用黃帝內視法,以達到健五臟、護心神的目的。這是一種以觀想為主的修煉方法,主要借助觀想自身五臟,「神行則氣行」,用意念調集內氣,防治有關臟腑和經絡疾病。
這種方法最早記載於唐代孫思邈的《千金要方》,其法為:「存想思念,令見五藏如懸磬,五色了了分明,勿輟也。」它冠以「黃帝」,顯系托名。所謂「內視」,即「目視心想」自身內臟的形態及機能,要求意識形象鮮明,若真有所見。具體方法為:修習時,閉目存想,觀想自身體內五臟,一個個如懸掛鐘磬,光芒四射,五色分明。其中肝為青色,心為紅色,脾為黃色,肺為白色,腎為黑色。可以五臟同時觀想,也可按五行相生順序遍想五臟,即按肝→心→脾→肺→腎的順序想,一般先把一髒觀想清楚後,繼而想下一髒,依次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