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想健康,一半靠節氣來養
元氣如同天上的太陽溫煦著人體,如同四季更替之機調節著我們的身體,如同甘露滋養著臟腑百骸。養元氣是養生的根基,不培元氣的養生,就如同天上沒了太陽,如同大樹沒了根基,是不靠譜的養生。
所以,養生的重中之重是要培元養氣。在古代,養元的方法被視為不傳之秘,只有登堂入室的弟子才能學到。因為,人活一口真元氣,若不養這口氣,你練再多年的武功也最多達到肌骨強壯而已,所以歷代的武林大師都講,唯有內壯才可外強,內壯才可練到老,才能筋實骨堅。
中國武術門派繁多,但無論去哪裡入門都是先蹲三年樁,其實這個樁功就是養元的法門。俗話說:「練武不練功,到老一場空。」有了充足的元氣才能以意領氣,貫通經絡,以氣發力,搏之於人。
而你看很多練搏擊散打的運動員,上了歲數就打不動了,因為內臟沒有支撐力了,他只是在消耗元氣,靠原有的底子在打而不是用的武林中人練功的核心秘密——內壯養元之法。
很多朋友都覺得這養元之法一定很神秘,很難學,其實在迷羅看來,這再簡單不過了,因為其中的法門不過就是跟著節氣去活,只要跟著上天大元(大圓)的腳步,就在無形之中壯大了自身的元氣,以天養人就是養元的不二大法。
雄鷹翱翔在天上,是風托起了它的翅膀,人要想健康,一半靠節氣來養。養生的過程也是參悟的過程,當我們看到日月流轉,四季更替,自然就會悟到:原來氣血在人體內也會依春夏秋冬的次序升降浮沉。
為什麼很多人養生的效果總不理想?我總結這是因為他們養生的方法不在「道」上。有言道:「得道者,天助之。」這個「道」就是天氣的循環規律——24 節氣。
要知道,人體與天地是同步運行的。春季時,身體內也是一派陽氣升發的景象,要想養生有效果,我們就應當順著這股元陽之氣的升發來保養;到了冬天,人體內就如同冬日景象般呈現一派閉斂收藏之象,這時就應當注意元陽之氣的封藏。
不同的季節,要順著不同的氣候去調養才對,而24 節氣就為我們提供了一年中最詳細的順天而調的時間點。每個節氣前後,氣候會發生細微的變化,這些變化也牽動著人體或生、或長、或收、或藏,所以養生實際上就是養人體的「生、長、收、藏」,這才是真正的養元之道。
為什麼古代的很多養生大家能活到百歲以上,就是因為他們比我們懂順天而為、借天之力的道理。讓身體這個小生物鐘與天地的「大鐘」
保持同步,就能借天地之功來養元助生,這樣做你想不健康都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