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顏觀色識元氣
一向 對自己容貌很自信的小娟,最近好像受了什麼打擊,早晨起來不敢照鏡子,跟人說話也不愛抬頭,她的丈夫很納悶,怕妻子得了什麼心理疾病。一次,他跟我聊起這 事,我說:「這可怪你做老公的不關心妻子了,女人不敢照鏡子,不愛讓別人看自己的臉,一定是對自己的容貌缺乏信心了,你該好好關心她一下。」
聽了這話,他回家仔細看了看老婆,果然發現原先那個漂亮自信的老婆真的變了,現在頭髮枯燥分叉,氣色暗淡沒有了光彩,好像突然老了很多,他趕忙帶著妻子來上我的瑜伽課。我看了看小娟的氣色,問「: 你是不是平常手腳發涼,睡眠不好,記憶力減退?」一直在低著頭的小娟立馬抬起頭來,問我怎麼說得這麼準,我說:「你臉上都寫著呢!」
中醫講望、聞、問、切,這望是診病第一法,一看面色就知道大概什麼問題,這正是中醫的神奇之處。
首先,我們講健康的人應該「三光」充足,哪「三光」呢?皮膚的光澤、頭髮的光澤、眼神的光澤。
肺主皮毛,所以,皮膚的光澤首先表現出心肺的狀態;頭髮是腎的精華,所以腎虧虛的人自然頭髮枯黃、脫落,甚至出現白髮;肝開竅於目,目得血能視,所以肝血足、肝氣順的人眼睛炯炯有神。當你發現自己這三方面光澤都缺失了,就代表著你已經處於元氣相對不足的狀態。
小劉一聽,這「三光」的標準老婆都沒有達到,於是連連自責。我說:「先別急著自責,當務之急是找到問題的原因,抓緊調理。」夫妻倆趕忙問我,這問題出在哪裡?
我說,「三光」缺乏代表元氣不足,而五臟都有元氣,是哪裡的元氣不足了呢?我們可以通過五色來看。人有心肝脾肺腎五臟,五臟之氣皆上於面,可以說,臉就是五臟六氣的窗戶,每個內臟對應一種顏色,當你某個內臟虧虛或出了問題,表現在臉上就是一種氣色。
肝的顏色是青,心的顏色是紅,脾的顏色是黃,肺的顏色是白,腎的顏色是黑。小娟的氣色看起來是暗中帶黃,這種暗淡屬於腎虛,而黃則反映脾虛,所以小娟屬於脾胃不和,腎氣虧虛。
我建 議她回去後多吃一些調養脾腎的食物,例如用小米、玉米、南瓜煮成的黃金粥,或是用桂圓、枸杞、大米煮成的專治「黃臉婆」的圓心粥。我還囑咐她,要在小滿、 芒種兩個節氣時多喝這兩種粥,因為在這兩個節氣人的心火都會提升,所以在這時養脾胃效果格外好。同時,大暑、立秋是脾氣最旺的時候,也要抓緊這個時機,借 助天氣來調養;在寒露到霜降這段「肺金生腎水」的時間喝點地黃粥,可以滋陰養腎,補足元氣。
小娟照我說的這些方法實踐了不久,臉上就恢復了以往的光彩。
上面,我講了面色暗黑或泛黃是腎與脾的問題。另外,面紅往往是心火大的問題,可能還與高血壓、高血脂、心腦血管等疾病有關,那就要在夏至時節多喝紅豆湯養心利濕;在立夏小滿時多喝蕃茄湯養心調神;在小暑時喝西瓜汁清熱祛心火。
如果面色發白,往往是肺虛的表現,那我們在秋分到立冬這段時間上要多吃百合、銀耳、蓮子、梨、藕、麥冬等補肺氣的食物。
面色隱約發青,大多屬肝的問題。我們形容一個人生氣時會說這個人鐵青著臉,因為發怒、生氣往往是動了肝氣。肝主怒,所以要在大寒到春分這段肝氣升發的時間,多吃各類可以食用的樹芽、菜苗,例如香椿芽、枸杞苗、野菜苗等青綠色食物來養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