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講:「辛走氣,鹹走血。」也就是說辛辣的味道入肺,主發散,吃太多會耗散元氣。我們都知道吃點辣的東西就會出汗,這就是發散的表現。鹹的味道走血,吃太多會導致血液凝澀不行,耗傷氣血。
如果你的元陽之氣被過度調動,一個勁地往上燒,陽氣升發當然人會有精神,但是你有事沒事總是調用內在儲存的陽氣,這就是一種消耗呀!
所 以,為什麼很多寺院的僧侶一般都比較長壽?從飲食的角度看,就因為蔥、姜、蒜、辣椒等這類刺激性的食物是不吃的,而很多人一日三餐離不了這些重口味的東 西,他們在無形之中就耗散了元氣。元氣消耗起來容易,想補回來就難了,如果一個人元氣虛衰,就會表現出腎虛、脫髮、長白髮、皮膚鬆弛、四肢沒勁等早衰的症 狀。
總 之,生活不規律,飲食不節制,情緒不平和,元氣就會在我們的吃喝拉撒、喜怒哀樂中被消耗,一旦臟腑的元氣不夠用了,就只能到腎這個倉庫裡去討要。我們的元 氣是有限的,如果調動元氣的次數太頻繁,等到你真的有了病,著急要用的時候,卻發現倉庫裡空空如也,那時再後悔可就來不及了。
在生 活中消耗的元氣,必須從生活中補回來,所以有智慧的人都能做到見微知著,當你發現最近出現一些莫名的身體不適的時候,就要更加重視保養自己的元氣了。元氣 充足,百脈才暢通;元氣存內,外邪才不可擾。只有現在好好養元氣,以後才能更好地享受人生。關於養元的方法呢,我經過這麼多年的實踐,將它總結為以下幾 點:
一是順天而為,以天地大元養自身之元。我在教學過程中,親眼看到了無數學員用實際行動證明了這一原則——每到不同的節氣,就順著氣候變化去生活、飲食、調節經絡。
二是動靜結合,靜能養元,動能行氣、通經絡。用運動養元通經絡的最好辦法,莫過於位列六大療法之首的導引術,這是一種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的最佳經絡運動,把它與瑜伽動作相結合,方法更具有系統性,起到的效果更明顯。這些內容我會在後面的章節詳細講解。
三是要全面結合。養生絕不只是單做某一方面,而是一個整體的、全面的工作,所以我們吃喝住行都要遵守並踐行一些養生原則,才能獲得健康圓滿。
養元氣之道,其實都表現在生活的細節中,早起做什麼,睡前做什麼,每個節氣吃點什麼,等公車時怎麼運動,坐下來怎麼呼吸…… 你只要利用好生活中平淡無奇的空閒時間就能補元氣了。其實,養生就是平淡中見神奇,我們不必拘泥於刻意和專門的練習。要知道,元氣既然是從生活中消耗的,就可以再從生活中補回來。怎麼找補回來?很簡單,從當下開始「元生態」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