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 紀是一個全世界人口老齡化的世紀,更是一個老齡高齡化速度快於人口老齡化速度的世紀。從此,聯合國繼提出「健康老齡化」和「積極老齡化」口號之後,又確定 在新世紀建立不分年齡、人人共同的社會。新世紀最幸福人群,也許是當代老人。因為新世紀賦予他人生之旅的最後一程新的內涵和巨大的希望,活過百歲不是夢, 長齡時代已來臨。
由於長壽世紀的到來,人們進入60歲後,還有三四十年或更長歲月。60歲是人生第一階段的終點站和人生第二階段的起點站。
長壽世紀人生兩段論
2l 世紀人生兩段論,人生分為兩大階段,為什麼要選擇60歲為分界?第一,60歲是中國現段的法定退休年齡:第二,2l世紀是人類長壽世紀,科學家們斷言,在 長壽世紀裡,人人都能活到百歲,其中有的還能活到120歲。如以120歲為分界依據,則人生第一階段為60年,人生第二階段也為60年。
劃分 兩大階段的最大好處是:讓性質不同的兩大階段既對照區別,又延續關連。從「志於學」起到「耳順」止,是人生的第一黃金階段,是人們實現「修身、治國、平天 下」理想追求的時期,是人們為國家、社會建功立業,創造輝煌的時期。無數事例證明,順利走完人生之旅的第一個行程後,許多人壯心不已,還渴望在事業有成的 基礎上,繼續創造輝煌。因此,把60歲以後的人生階段視為第二個黃金年齡段,是非常恰當且十分必要的。
對於 另外一部分人來說,將人生分為兩大階段亦有必要。我們知道,由於主觀和客觀的原因,不能按傳統人生階段順利走過來的人,是大量存在的。這些人雖有才華,但 總碰不上「伯樂」:這些人雖滿懷愛國之心,卻報國無門。這些人中,有的在第一人生階段裡經受住了檢驗,在人生的險風惡浪中鑄塑成了勇士,始終沒有放棄人生 的理想追求,堅持在第二人生階段裡不屈不撓地實現自我價值,創造新的人生!社會應向這樣的「人生勇士」致敬。但還有另一種類型的人,他們經不起命運的考 驗,沉淪了,趴下了。於是,走上人生歧路,對這樣的人,社會應幫助他們重新樹立人生信念,鼓勵他們戰勝人生逆境,正確認識自己。
人生最困難的,不是理解別人而是發現自己。在現實生活中不乏這樣的人:在第一人生階段中不能正確發現自己、認識自己,自卑、自棄,隨波逐流;而當其進入人生第二階段後,卻猛醒頓悟,發現了自我,於是「不用揚鞭自奮蹄」,終於「大器晚成」。
60歲是人生第一階段的「終點站」,也是人第二階段的「起點站」,而為60歲是世界衛生組織界定的「中年期」和「老年期」的分界線。傳統觀念上的60歲,是人生壽命終結期的開始,而現在的60歲,則是一個漫長的的人生階段的開始。
我們 把60歲後的漫長人生過程,叫做人生的第二個黃金年齡階段、第二個青春期。當代每位跨過60歲大關的人,都不可避免地要回答以下幾個問題:第一,未來數十 年的歲月您是準備「有所為」,還是「活一天算一天」?第二,如果您打算「活一天算一天」,您應反躬自問:「如此活一天算一天」的活法有何價值、有何意義? 如果一億多老人都如此這般,中國「長壽世紀」,將成為一個什麼樣的社會?第三,如果您決定在漫長的老年人生中,活得有價值、有意義,您就要做好充分準備, 要像對待「三十而立」那樣,來一個人生倒計時,立下一個再創輝煌的計劃,為實現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奮鬥到底。
人生第二階段的「三立」目標
「六十而立」,一要有敢於「立」的精神;二要有善於「立」的規劃;三要有「立」的目標。「六十而立」的具體內容主要有三個方面:
第一,「立德」。何以「立德」?「德」是做人的根本,一個人如果被旁人看成是「缺德」或「無德」,就不是一個「高尚的人、有益於人民的「人」,就是一個「偽君子」。所以「立德者」,立做人之根本。
第二,「立功
」。何謂「立功」?「拯厄除難,功濟於世」是也。但「立功」有大小,影響亦相異。一個人能夠做一個為民「拯厄除難」的英雄人物固然好,但能量力而為,做些對社會有益,對別人有益的事,也不錯。
第三,「立言」。如今「立言」者眾,以出版詩集、文集為時髦,但當前的許多人只有「言」,而無「立」。真正的「立言」並非易事,首先,要「言得其要」,所謂 「要」,即非「言之無物,無病呻吟」,信口開河,胡說一通。其次要「理足可傳」,自己講的話、寫的文章,能真正是「一家之言」,所提理論能「立」得起來,有傳諸久遠的價值。
「六十而立」的老年朋友,請為自己設定一個規劃,讓自己永遠有做不完的事,讓自己永遠感到時間不夠用,這樣您才能活得有滋有味,成為人生競技場上的精神優勝者。也只有這樣,您才能傲視命運帶來的玩笑和人世種種的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