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基衰老學說自1955年由美國學者哈曼提出,至今已有50年的歷史。在這期間,世界各國學者就自由基的本質、自由基在體內的功效以及導致衰老的機理、清除自由基的體內外因素,做了大量的研究。衰老的自由基學已經成為研究衰老機理的一個重要的學說。
什麼是自由基
自由基是指任何一個未成對電子的原子或原子團。例如A和B兩個原子(或原子團),各提供一個電子,兩者通過共用電子對以共價鍵相連,形成了一個分子A B,該分子的二個電子是配對的。若這個分子的化學反應中發生了分裂,那麼A?和B?便各帶了一個電子,A和B就成了兩個自由基。自由基具有十分活潑的化學性質,化學反應性很強、壽命很短,並帶有順磁性。
自由 基是人體內物質代謝過程中必然產生的物質。例如對人危害最大的活性氧自由基的產生過程是:吸入人體內的氧氣90%進入線粒體(細胞內進行氧化磷酸化產能的 結構),氧對葡萄糖的分解產物進行徹底氧化放出能量、二氧化碳和水。在這個氧化磷酸化的過程中,有多種輔酶和細胞色素參與電子傳遞,與此同時產生出大量的 活性氧自由基。
人體 內的自由基濃度一般處於動態平衡狀態下,這是因為產生的自由基一方面用於前列腺素、凝血酶原的合成並參與對細菌的吞噬作用;另一方面人體內存在著抗氧化系 統,該系統包含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過氧化物酶等,這些酶可以消滅過剩的自由基。若某些生理原因或從體外吸入大量自由基,使體 內自由基濃度過高,就會導致細胞受損,引起衰老。
自由基引起衰老的機理
一般 認為,自由基進攻細胞膜中的不飽和脂肪酸,氧自由基與不飽和脂肪酸作用,使脂質發生過氧化反應,造成一系列的自由基反應。結果產生出大量的過氧化脂質、丙 二醛和脂類自由基,破壞了膜中的不飽和脂肪酸,使細胞膜失去了流動性。由於不飽和脂肪酸在膜中的數量減少,飽和脂肪酸含量相對增多,造成膜缺乏流動性而增 強了剛性,脂類自由基進一步作用於膜上的蛋白質或與膜結合酶,使膜的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導致膜功能異常。丙二醛又和蛋白質、核酸中的氨基結合,結果形成 大分子的化合物脂褐質。過氧化脂質、脂褐質沉積在細胞膜上,進一步破壞了細胞膜的結構,細胞膜的功能更低,結果引起細胞衰老。由於自由基對細胞的結構和細 胞成分造成損害,從而引起衰老。
哪些食品和藥品能清除自由基
據北京大學田清淶教授多年來對保健食品和抗衰老中藥的篩選研究發現,凡是能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過氧化脂含量或降低脂褐素、丙二醛含量的食品或藥品,也就是說具有抗氧化能力的食品和藥品,都具有抗衰老的功能。
抗氧化的食品有:大蒜、生薑、銀杏(果、葉)、黃大豆、沙棘、龍眼肉、黃刺玫果汁、胡桃、向日葵子、金絲棗、山葡萄、刺玫果、蜂花粉、胡蘿蔔、金櫻子、獼猴桃、茶葉等。
抗氧化的中藥有:人參(根、蘆、莖葉)、刺五加、薤白、石斛、天麻、蘭花草、細辛、大黃、牡丹皮、葛根、當歸、刺蒺藜、羅布麻、絞股蘭、余甘子、草蓯蓉、何首烏、紅景天、枸杞、鹽藻、菟絲子、蜈蚣、珍珠、三七、五味子、鹿血清、人胎腦、生地、黨參、紫茵等。
上述搞氧化食品和中藥,是用實驗動物進行實驗所得的結果,用於人體僅供參考。但應指出,上述藥品經過歷代中醫驗證,多為補腎、健脾、益氣、補虛之類,對人體保健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按照中醫學的觀點,衰老就是腎、脾、心功能的減退,故服用上述藥物對健康長壽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