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前,國際權威雜誌《細胞 干細胞》發表了由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唐宏課題組和美國斯托瓦斯研究所解課題組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該成果揭示了干細胞功能下降可導致人類衰老,並證 明衰老過程是受到外在和內在因素共同調控的。專家指出,此成果將進一步加深人們對機體衰老機制的瞭解,可應用到人類抗衰老的治療中去。
兩國 研究人員利用果蠅卵巢生殖干細胞作為研究模型,發現在伴隨干細胞衰老過程中,一種由周圍支持細胞提供給干細胞的、被稱為骨形態發生蛋白(BMP)信號通路 的活性明顯下降。BMP信號是維持干細胞自我更新和控制其分化的重要調節路徑之一。研究人員還發現,周圍支持細胞和干細胞之間由上皮型鈣黏附蛋白介導的黏 附作用也隨著衰老明顯降低。這兩方面因素最終導致了在衰老過程中,干細胞數目的減少和分化能力的減弱。
該研 究發現,人為提高周圍支持細胞或干細胞BMP通路的強度,可以緩解衰老造成的干細胞數目減少和功能的減退,加強細胞間連接作用,同樣可以部分緩解衰老。而 減慢干細胞的衰老,反過來同樣可以幫助周圍支持細胞保持數目和功能,兩者相互依存,相輔相成。更為有意思的是,人為地在周圍支持細胞或者干細胞內過量表達 超氧化物歧化酶也能達到同等的緩和作用。超氧化物對細胞本身具有危害作用,並可加速細胞的老化,且會在細胞內累積,而超氧化物歧化酶能消除細胞內的超氧化 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