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梓,手到病除的診脈高手
一個脈枕,擺放在桌子上。
脈枕,是中醫診脈的時候,墊在患者手腕下的。
白色的粗布,在紅木桌面上,顯得分外潔淨。
我笑著問朋友:不想試試?
朋友搖搖頭:就憑三根手指,真的能測出人的疾病?
我微微頷首。
朋友笑了:難道診脈,真的那麼神奇?難道中醫,真的是靠診脈察病的?
我望著書架上成卷的古籍,說道:千古以來,皆是如此,比如……
明朝末年。
江南。
太學張仲輝的宅子裡,愁雲慘淡。
張仲輝因為過食瓜果,患了洩瀉病,大瀉無度。
請來的名醫們用盡辦法,都沒有效果,這讓張家上下擔憂不止。
此時,一位年輕的醫生正坐在床前,為張仲輝診病。
張仲輝伸出手腕,放在了床邊的脈枕上。
這是一雙保養得很好的手,豐腴富貴。
年輕醫生凝神診脈,然後輕聲說道:「六脈皆浮。」
所有的家屬和醫生都看他:「此話怎講?」
年輕的醫生解釋道:「經曰:『春傷於風,夏生飧瀉』。現診得六脈皆浮,正應此言,這個病,一定要發汗治療。」
於是提筆開方:麻黃、人參、白朮、甘草、升麻。
一名醫冷眼旁觀,突然插言:「書生好奇,妄用險峻。」
這個「好奇」,是喜歡奇險,劍走偏鋒的意思,大家一聽此言有些吃驚,紛紛看這位名醫。
名醫說:「傷寒病都不敢輕易用麻黃。這是什麼病?就用麻黃,難道想殺人嗎?」
太學張仲輝聞聽此言,臉色一變,遂不服藥。
烈日,曬得大地彷彿要融化了,庭院裡的樹蔭都失去了清涼。
張仲輝的病,越來越重,張家人臉上已經多日不見歡顏。
最後,張仲輝歎了口氣,說:「吾已將死,就服用這個藥試試吧!萬一有效呢?」
於是,毅然把那年輕醫生開的藥服下。
結果,一服而愈。
朋友雙手拍掌笑道:果然是高手啊!
我低下頭,望著杯中裊裊升起的茶氣:應該說,是高手中的高手!
朋友問:這位年輕醫生叫什麼名字?
我微笑答道:李中梓!
朋友突然問:杏林高手,難道和劍術高手一樣?一劍刺出,例無虛發?
我點點頭說:正是,杏林高手,辯證準確,診斷清楚,藥到必效,正是和劍術高手一樣。
朋友笑了:我倒是很好奇,他是怎麼練出來的呢?
我慢慢拿起了桌子上的脈枕:這,還是要聽我慢慢道來……